開始報名日期: 2025年6月7日 01:30

截止日期: 2025年6月7日 03:30

活動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3100043521684507752

標籤: 戶外體驗 永續旅遊

「旅行」不只是景點的參觀,它應該還蘊含著生活的體驗、美好事物的分享、自我的探索、甚至是理想與價值的實現。

👉活動理念:

在溪水與林蔭間,慢慢走,也慢慢懂。

台北城市邊緣的靜謐秘境,這不是熱鬧的登山路線,而是屬於心靈與自然對話的療癒之路。
在潺潺溪流旁、在綠蔭步道下,一步步走進自己,讓喧囂留在遠方,讓呼吸變得緩慢🍂

碧山巖
古老的廟宇背後,是青山綠水的陪伴。這個地方,不僅是一個信仰的場所,也是與大自然相互交融的精神家園

🕉️ 圓覺寺
走進圓覺寺,身心隨著禪意沉澱。這裡的空氣,充滿著靜謐與祥和,讓我們暫時遠離一切煩憂,靜靜地感受內心的平和。

💧 圓覺瀑布
走向圓覺瀑布,水流的聲音彷彿在耳邊輕輕吟唱,帶來一股涼爽的氣息。這片瀑布,不僅美麗,也是大自然的靜謐旋律。

🌳 大溝溪溪畔步道
沿著大溝溪的溪畔步道漫遊,感受山林的包圍,聽溪水潺潺,讓身心完全放鬆。這是一段能讓你與大自然連結的絕佳路徑。

🌱 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
在這片綠意盎然的生態園區,見證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力量。這不僅是保護水源的區域,也是生態與人文完美融合的典範。

這條步道小旅行,是一場走入大自然的心靈之旅,讓我們在靜謐中重新找回自己。每一步都讓人感受到與環境深深的連結。

「城市」像是一本攤在大地上的圖書,「旅行」則是閱讀它的最好方式。

📣美遊記全系列活動:【城市小旅行、步道小旅行】

👉活動規劃

📅活動時間:2025年06月07日(六)上午09:30-11:30

🚩集合地點:內湖碧山巖牌樓前(台北市內湖區碧山路24號)

🚶‍♂️ 路線安排碧山巖牌樓前(集合)→碧山巖→圓覺寺→圓覺瀑布→大溝溪溪畔步道→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賦歸)

📢主辦單位:美遊記(薪展新創文化)

📢協辦單位:鴻運旅行社-范靜宜(品保編號:北0017/交觀甲0464)

📢活動費用:定價750元(優惠價格適用範圍說明如下)

✔早鳥優惠價390元:適用範圍-活動日前30天報名並完成繳費

✔團體優惠價450元:適用範圍-單次報名2人以上並完成繳費

✔限時優惠價500元:適用範圍-活動截止日前報名並完成繳費

📢費用包含:講師費、保險

📢參加小禮:報名並完成繳費,出席活動當天即贈送精美小禮物

📢加碼贈送:參加滿五場不同活動,我們邀你免費參加一場活動,詳細辦法請參閱「滿五送一」粉絲專屬加碼活動

📢導覽方式:為友善環境減少噪音,一律使用line會議室無線導覽,請所有貴賓務必自備手機耳機(適用自己手機)LINE APP網路,活動當天提供QR Code掃描加入 

👉活動亮點

✅城市深度漫遊:用緩慢的步伐走入街頭巷尾,深入發掘城市的文化魅力。

✅專業講師解說:專業講師團隊用生動的敘述,帶您深刻理解城市的靈魂。

✅獨特拍攝景點:挖掘隱藏的視角與拍攝熱點,記錄城市最動人的一面。

✅心靈休憩時光:遠離繁忙生活,透過旅行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迷你小團享受:只要滿六個人即可出團,充分享受旅遊的輕鬆自在。

💡推薦對象:

✅ 忙碌城市人|需要一場與自然對話的喘息
✅ 靜心療癒者|尋找屬於自己的內在安靜
✅ 步道漫遊控|喜歡輕鬆不費力的自然漫旅
✅ 文青攝影族|追求綠意氛圍與簡約風格打卡景

👉景點介紹

「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位於內湖的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是一條屬於自然型態的溪溝,也是臺北市的賞花秘境,交通十分方便,搭捷運至大湖公園站,步行15分就可抵達園區,園區坡度平緩,廣大的草原適合野餐、踏青、散步,是帶小孩放電的天堂,而且生態豐富,不論是來趟親子小旅行,或是闔家同歡共度悠閒時光,都是優質首選。

大溝溪屬於自然形成溪溝,早期曾經因為颱風影響關係,無法及時宣洩而造成當地居民生命財產嚴重損害,經過工務局水利工程處整治,以自然工法為設計原則,建置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不但解決水患問題,還搖身一變為生態溪溝,是北市第一座兼具生態滯洪功能的調洪沉砂池。


「圓覺瀑布」位於大溝溪上游,沿著大溝溪溪畔步道就可抵達圓覺瀑布,步道平緩好走,適合年長者及小朋友踏青漫步,與先前生態治水園區不同的是,這裡的林木相當茂密,而且溪中多是巨石堆疊,如果園區屬於優美雅致,那這裡絕對是原始奔放,前後一文一武,既能聆聽生命的和諧,也能感受生命的悸動,一張一弛,全都在同一條溪中俱現無遺。

瀑布周圍設有景觀涼亭、座椅及親水區,雖然沒有雄壯磅礡之勢,卻有小巧碧玉之姿,水流涓細秀麗自高而下,分割成雙條涓絲後又匯流在一起,像是掛在空中的白紗,輕飄柔逸,享受負離子的同時,耳邊也傳來圓覺寺的陣陣佛音,此景此情,讓人恍若置身仙境,是這趟旅行的最大收穫。

「碧山巖」是臺灣最大的開漳聖王廟,廟內主祀開閩民族英雄「陳元光」和其部屬「李伯瑤」、「馬仁」兩位將軍,陳元光在唐末開拓福建漳州地方,被視為漳州人守護神,並尊稱「開漳聖王」。

廟內的「藝文休閒中心」相當令人驚艷,它就位在地下室一樓,除了陳列有近二百二十年的李、馬將軍塑像是台灣現存少有之糯米跟稻穀泥塑神像外,更是個喝咖啡的好地方,因為這裡居高臨下,除了俯瞰整個臺北盆地外,還可以將「臺北101大樓」、「圓山大飯店」等美景盡收眼底,加上不時傳來的蟲鳴鳥叫聲,在此小憩一番,為視覺、聽覺、味覺創造無以倫比的極致饗宴。

🔎閱讀全文台北內湖》跟著大溝溪去旅行找尋圓覺瀑布

🔎閱讀全文台北內湖》白石湖一日遊、龍船岩步道

👉寂靜漫步

要享受這趟旅程,我們必須做些改變:不交談、不飲食、不聽音樂,並試著什麼都不想,保持這種狀態至少15分鐘,藉由「呼吸」&「意念」調節訓練,讓自己專注在當下,因為心為一身之主,只有「身在是、心亦在是」的時候,我們才有機會和身體對話、與環境共鳴,繼而打開五官、釋放五感,享受自然賜與的珍貴禮物:

✅「耳」:專心呤聽自然聲音,會讓人感到放鬆

✅「目」:綠色植物能消除眼睛疲勞,幫助減緩壓力

✅「口」:閉口少言涵養神氣

✅「鼻」:在富含芬多精和負離子的環境,讓人神清氣爽、身心舒暢

✅「身」:靜坐放鬆,或是伸展肢體,讓無所從來的清風,帶走無所而去的煩惱

👉寂靜山徑&無痕山林

好好善待大自然,讓環境永續發展:

✅不大聲喧嘩

✅不用擴音喇叭

✅不沿途播放音樂

✅不踩踏苔蘚

✅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

✅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

✅尊重野生動植物

✅考量其他的使用者

👉活動流程:

📝報名須知:

✅步道屬於親子等級,但因階梯眾多,走完全程仍需一定腳力,報名前請務必評估自身狀況,12歲以下孩童報名須有家長陪同(1對1)。

✅ 本次活動會投保,請於報名表單中確實填寫以下保險資料
「真實中文姓名」、「出生日期」、「身分證字號」
如有略過或填寫不完整者,將視為自動放棄保險資格

✅ 請填寫正確中文姓名、聯絡電話與電子郵件,以利活動通知及資訊寄送。
✅ 若報名費用不符、或喪失優惠資格,需於活動前補足差額,否則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報名。
✅ 僅有「填寫完整資料 + 完成繳費」後,方視為報名成功。
✅ 報名即表示您已詳讀並同意本《報名須知》與《注意事項》。

✅ 報名成功後如需更改場次,可選擇:延期至下一梯次/同等費用場次(限用一次)或是轉讓他人使用(需於活動日前3日來信通知)主辦單位將協助更換保險資料。

✅ 若需退票,將由 Accupass 協助處理,並依其退票政策辦理:退票需於活動開始日前 8日內申請/將酌收 票價10%退票手續費/逾期恕不受理

⚠️注意事項

🔸 若遇天災、極端天候等不可抗力因素,主辦單位將依安全考量,主動延期或取消活動,並另行通知。
🔸 活動現場所拍攝之錄影、照片等素材為主辦單位所有,可用於活動紀錄、行銷與媒體發布。如不同意,請於活動前主動告知,已發布者可申請撤除。
🔸 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暫停或取消活動內容之權利,相關更新將公告於官方平台,恕不另行個別通知。
🔸 未報到/中途脫隊/擅自離隊者,視同自願放棄參與權益。
🔸 請依自身狀況準備合適裝備,建議攜帶:防曬/防寒/防蚊用品、雨具、個人藥品、水瓶、支撐手杖等。
🔸 請依報到時間準時抵達集合地點,以維護活動品質及自身權益。
🔸 活動行程會依現場情況與導覽進度彈性調整

🔸 活動使用 LINE會議室導覽方式
請務必自備: 手機| 耳機| 網路| 安裝 LINE App|當天將提供 QR Code 進行掃描加入。

🔸 本活動將開立 紙本發票,於活動當日提供。
如需郵寄發票,需自付郵資。欲開立統編者,請於報名時填寫完整資訊。

🔸 成團人數為6人,如人數不足,主辦單位有權決定是否延期或取消出團。

🔸 如需包團或客製化活動(專屬日期、路線、人數),歡迎來信洽詢,將有專人協助安排!

✨關於美遊記

2020年成立的美遊記,一直深信「旅行」不只是景點的參觀而已,它應該還蘊含著生活的體驗和自我的探索,甚至是理想的實現,喜歡藉由旅行來分享美好的事物,目前是「時刻旅行」的專欄作者、「輕旅行」的駐站玩家和「媽媽寶寶」的王牌名人、「PeoPo公民新聞」公民記者,在「Yahoo新聞」、「女子漾」、「微笑台灣」也都可以看到美遊記的文章。

📧聯絡資訊:

請於週一~週五上班時間(10:00~17:00),透過電話 0927-357-017 或 透過信件 [email protected] 聯絡孫仁明先生,謝謝您。

📣交通資訊

如何前往碧山巖:

✅可搭公車247、267至內湖派出所轉搭小2、小2(區間車)至碧山巖

✅或搭乘公車278、521、捷運文湖線至內湖站1號出口,沿成功路四段182巷步行約200公尺至公車站牌(捷運內湖站(內湖))轉乘小2、小2(區間車)公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