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報名日期: 2025年4月1日 15:00

截止日期: 2025年6月29日 17:00

活動網址: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3202345436023192800

標籤: 學習 戶外體驗

礦工的生活故事、珍貴的煤礦遺跡,以及壯闊的山林風光,走進基隆七堵的瑪陵坑瑪西社區,感受礦業文化與自然生態交織的魅力。

🌳瑪陵坑瑪西社區礦業文化+生態之旅🌳

⛏️穿越時光,探索瑪西的礦業與生態之美🌱

特色

  • 基隆七堵瑪西社區X礦業文化導覽
  • 寄命土地公廟 x 福海煤礦遺跡 x 歷史建築焦炭窯
  • 山林生態漫遊引領人與自然的連結
  • 瑪西特色礦工便當與食農教育

瑪陵坑瑪西社區曾是台灣礦業發展的重要據點,如今轉型為結合歷史與自然的休閒農業區。  

本次行程帶您走進這片土地,感受礦工文化的辛勤歲月,探索瑪西社區的自然生態,並享用由當地媽媽們精心準備的「礦工便當」,品味來自山林的美味。

 

|活動時間|

每週日每週一

4/64/74/134/144/204/214/274/28

5/45/55/115/125/185/195/255/26

6/16/26/86/96/156/166/226/236/296/30
※請來電告知想出發的日期,請於選定出發日前一週告知※

 

|集合時間|

9:00 基隆市七堵區瑪陵休閒農業區遊客中心(大華三路42號)(集合)  

停車地點:瑪西社區食農教育廣場(大華三路38號前)  

|走讀路線|

09:00-09:20

⮕瑪西社區遊程簡報與山區注意事項 (將會為每位賓客發放景點折頁)

09:20-11:45

⮕寄命土地公廟 了解礦工翻牌儀式、樟木鑰匙圈的象徵意義,及當年礦工的薪資制度。

⮕福海煤礦遺跡、斜坑斷橋遺址 認識礦坑種類與輕便軌道的運作方式。

⮕櫻花步道 (季節限定的粉紅花海,帶來浪漫視覺饗宴)

⮕福海儲煤場(食農教育廣場)

⮕福海洗煤場(食農教育廣場)

⮕蟾蜍公、鯉魚石導覽 聆聽先民開墾歷史與土地信仰故事,感受人與自然的連結。

⮕ 歷史建築焦炭窯 揭開炭窯運作的神秘面紗,感受精湛的砌石工。

11:45-12:00

⮕焦炭窯-瑪陵休閒農業區遊客中心(路程)WC

12:00-13:00

⮕瑪西特色礦工便當(瑪陵遊客中心用餐) 社區媽媽手作的當季時蔬料理,重現礦工們在黑暗坑道中用餐的情境,一邊品嚐美食,一邊聆聽動人的礦業故事。

13:00

⮕歸復  

✨深入礦業文化 ⛏️✨

  • 參訪「寄命土地公廟」,了解昔日礦工的信仰與生活習俗
  • 走訪福海煤礦遺跡斜坑斷橋,探究礦坑的種類與輕便軌道運輸方式
  • 參觀百年歷史建築「焦炭窯」,一窺煤炭燒製技藝與傳承故事

✨生態秘境探索 🌿

  • 漫步「櫻花步道」,欣賞四季不同風貌的山林景致
  • 認識奇岩景觀,如「蟾蜍公」與「鯉魚石」,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透過導覽,了解瑪陵坑地區的開發歷史與生態變遷  

✨在地美食體驗 🍱

  • 於瑪西食農教育廣場,品嚐特色礦工便當,由當地媽媽精心烹調,並聆聽礦工如何在黑暗的地底用餐的故事
  • 了解食材背後的農業文化,體驗土地與人情的溫度  

 

走進瑪西,一探過去礦工的辛勤歲月,感受山林間的歷史韻味,一場結合文化與生態的深度體驗,等你來探索!💛  

 

❗本行程 滿4人 報名 才成團❗ ※超過8人團體歡迎直接來電

 

 


注意事項

  • 會寄送行前通知,請務必提供可正常收信之電子信箱。
  • 本課程為收費活動,課程當天會開立發票,課程當天請記得索取發票。
  • 若因故報名後無法參與活動,請於活動日前一周告知。
  • 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取消與暫停本活動權利,因應現場情況而定,主辦單位有權調整當天活動行程。若有其他未盡事宜,或有任何變更或修改,將會另行通知。
  • 如遇天災如颱風、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致活動無法進行,以主管機關公告為主。
  • 若有課程相關問題,請在臉書搜尋〈委託行街區〉粉絲專頁,我們將為您解答,或致電(02)2428 0558。

FB:委託行街區 | Email:keelungveteran@gmail.com | 客服電話:02 2428 0558 


主辦單位 - 委託行街區股份有限公司

什麼是委託行?

1950-1980 年代是委託行最輝煌的時光。

當時台灣尚未開放,外國商船和遠洋漁船的船員時常從美國、日本,攜帶日用品及衣物等進港,將貨物放置在委託行中寄賣。而委託行也會接受客戶的委託,請船員到國外帶回客戶所指定的商品。

這種買賣形式,就稱為委託行

繁華與沒落

船員賣舊衣舊物,委託行收購,顧客購買。

這樣特殊的商業生態,就這樣在基隆慢慢發展起來,一間又一間的舶來品商行開起,逐漸地發展為一個街區,最後甚至形成港口城市的一項特殊的文化。在委託行的全盛時期,有多達三百多間的委託行在營業,從早到晚人潮皆絡繹不絕,比肩繼踵。

直到 1979 年,臺灣觀光產業大幅度成長,臺灣政府正式開放國人可以自由海外觀光,各式百貨行業興起,委託行文化才逐漸沒落,最終漸漸淡出歷史的舞台。

現在的委託行

委託行文化的沒落,讓委託行街區逐漸被遺忘。

直到在 2016 到 2022 年間,在地方商家與社區的努力下,陸續有青年返鄉創業,越來越多有想法的青年,在委託行扎根發展。而街區協會也為了讓更多人能了解基隆委託行,會定期進行社區營造、地方創生活動,串聯鄰里商家,定期舉辦各式市集,邀請街頭藝人或團體表演,引入新興店家入駐,為沈寂已久的委託行街區引入新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