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愛的路上,你我都不孤單!

「光靠有愛,拍片不是每個人都能養活自己的。」我們都知道。

這也是百萬徵選「大和獎」的存在意義!

 

但是你知道嗎?

大和獎獲獎導演,還有機會得到我們【獨資贊助】拍攝公益微電影的機會。

接著幫你辦首映會、記者採訪、電視曝光、參加影展…

2023年起,已經贊助輔導4個團隊完成微電影。觀看數穩定破萬!破十萬!

 

有沒有夠挺了?要不要衝一個?

 

 

微電影徵選組:

首獎30萬、共16個獎項、片長180秒至600秒。

感人實事分享組:

總獎金5萬,選出10位最佳故事獎,只需以「真實故事」進行發想撰寫700字大綱。


活動簡介

活動名稱:第五屆《大和獎》微電影及感人實事徵選。

徵選主題:愛傳承,聚焦在以下題材

  1. 家人扶持-家庭互動與支持,不論孩子怎麼跌跌撞撞,不論父母年邁或疾病纏身,或是家人間矛盾卻細膩的親情,也許有難關有爭吵,在旁邊鼓勵著、陪伴著,家人同心將雨後天晴。
  2. 懷恩報恩-心懷感激他人給予的幫助,並在有能力時,報答恩人,或將這份感恩回饋給他人、回饋給社會。
  3. 鼓勵向善-施比受更有福,小從身邊困難者大至賑災,有餘力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對象以人為主)
  4. 翻轉逆境-家庭背景、個人身心、生活工作...經歷了重大變故,卻也不因此放棄,反而更加努力突破困境找尋曙光。
  5. 志願服務-結合專業回饋社會,例如醫生義診、教師輔導弱勢學生、律師幫助困難者訴訟、邊緣戶房屋愛心修繕、廚師設置愛心用餐、水電師傅愛心教學水電維修..等,利用專長幫助他人給予溫暖。
     

題材方可從幫助者或被幫助者...等角度出發。愛傳承主旨聚焦在富含正能量,激勵人心之故事題材,藉由參賽者作品,鼓舞一位又一位的觀眾,拿出行動力,讓社會更有愛。

 

活動主旨

 

好希望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愛,但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有限…
我們需要集結大家的力量,一起讓愛無遠弗屆!

 

《大和獎》提供台灣大專院校莘莘學子以及對拍攝有熱忱的導編們發揮長才之舞台;鼓勵大眾細膩發掘社會各角落「愛-的故事」,並藉由文字與鏡頭,記錄下台灣最美的人、事、物,讓更多人看見溫暖,將存在於社會的愛散播給大眾,從珍惜、知足、進而「愛傳承」,形成愛的循環,讓世界因愛的傳承而更美好!更良善!

 


 

活動辦法

 

報名資格:

導演不限國籍,國內、外人士皆可參加,惟外籍導演執導作品之場景必須在台灣,並以台灣相關文化為主體,且對白語言以國語為主。

 

兩大類徵選組

【微電影組】

  1. 校園:全國高中職、五專、大學、碩博士之在校生。
  2. 社會:不限職業之社會人士。※學生可依能力挑戰報名社會組。

【感人實事組】不限身分皆可參加。

  1. 可以個人或團隊身分參賽,惟以團隊報名參加成員至多5位。報名時請以影片導演為代表人報名,勿多人同時投稿同一作品。

 

*曾經參加大和獎投稿作品如未獲獎之作品,則不得重複投稿。

 

徵件期程:

項目開始結束內容
作品徵件2024/9/12025/1/2623:59截止。
作品初審2025/2/32025/2/7

審查是否符合大和獎規範。相關規範請閱簡章第參點。

初審入圍名單於獎金獵人平台、大和獎FB公佈。

作品複審2025/2/82025/3/4評審就初審入圍作品進行審核會議,決定得獎名單。
得獎公布2025/3/13得獎名單於獎金獵人競賽官網、FB公佈,並以e-mail各別通知得獎者。
頒獎典禮暫定2025/4/19(六)中午日期待定,主辦方將信件通知頒獎日

 

評選說明:

微電影組切合主題情境張力與創意表現技術技巧表現作品影響力
25%25%25%25%
感人實事組主題關聯度大綱完整度故事可執行性 
50%30%20%

 

作品規範:

 

【微電影組】

  1. 作品長度:3-10分鐘(不含片尾),得獎者須提供30秒精彩剪輯。
  2. 影片名稱:20個字以內。
  3. 內容主題:傳承-家人扶持、懷恩報恩、鼓勵向善、翻轉逆境、志願服務,富含正能量,激勵人心之故事。
  4. 作品格式:1920*1080 FULL HD以上。報名上傳以mp4或mov格式。須保留原始檔案以備後續查核。
  5. 拍攝工具:不限,手機亦可,須以橫式拍攝
  6. 作品要求:
    1. 應符合「電影片分級處理辦法」普遍級、保護級或輔導級之規定。
    2. 提供2張劇照、1張封面照。
    3. 參賽作品敘述字幕、旁白或工作團隊列表,需內嵌繁體中文字幕。
    4. 參賽作品需為自行創作於2024年1月30日以後 完成之原創作品。曾經參加國內外其他任何展覽或比賽之得獎作品,不得重複參賽。經檢舉或查證屬實,承辦單位將保有取消其得獎資格及追回所得獎金、奬狀之權利。
  1. 報名辦法:
    採獎金獵人競賽官網線上報名。請將作品上傳至 YouTube 平台並設為公開,影片標題必須為【第五屆大和獎微電影徵選+報名片名】,至競賽官網下載同意書,線上報名時,將親自簽名之同意書、影片連結、劇照一同上傳。
  2. 音樂素材:
    1. 自行創作。
    2. 選用以「創用CC(Creative Commons, creativecommons.org.tw)」授權之音樂,並依作品授權方式與標示方法,下載使用。或其它合法取得授權之音樂。
  3. 著作授權:
    參賽者應擔保就其參賽作品享有一切著作權利,並無抄襲、剽竊之情事,影片中有利用他人著作或權利(包含文字、影像與聲音等)時,參賽者應取得該著作財產權人或權利人之同意或授權。若有作品不實、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之行為,相關法律責任與損失,由參賽者自行負責與賠償,與主辦單位無關。

 

【感人實事分享組】

  1. 內容主題:愛傳承-家人扶持、懷恩報恩、鼓勵向善、翻轉逆境、志願服務,富含正能量,激勵人心之「真實故事」。
  2. 作品格式:參照附件。
  3. 作品要求:
    1. 故事於網路上尋找,需有新聞連結來源做參考,如為自身或周遭親友故事則免,但需詳細敘述人物、地點、時間。
    2. 撰寫微電影劇情大綱約700字(包含人事時地物)     
    3. 主角人物介紹約100字。
    4. 詳述各2點感動人心&激勵人心&愛傳承之處。
    5. 投稿多篇故事請分批投稿,一人最多投稿2篇故事。    
  4. 報名辦法:
    採獎金獵人競賽官網線上報名。請將作品上傳至獎金獵人大和獎報名處,並至競賽官網下載同意書,線上報名時,將親自簽名之同意書一同上傳。
  5. 著作授權:
    參賽者應擔保就其參賽作品享有一切著作權利,並無抄襲、剽竊之情事,影片中有利用他人著作或權利(包含文字、影像與聲音等)時,參賽者應取得該著作財產權人或權利人之同意或授權。若有作品不實、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權利之行為,相關法律責任與損失,由參賽者自行負責與賠償,與主辦單位無關。

 

注意事項:

 

獎項組別說明

獎項微電影校園組微電影社會組真人實事組
金獎金獎一名金獎一名 
獎座一座獎座一座
獎金新臺幣 20 萬元獎金新臺幣 30 萬元
銀獎銀獎一名銀獎一名
獎座一座獎座一座
獎金新臺幣 10 萬元獎金新臺幣 20 萬元
銅獎銅獎一名銅獎一名
獎座一座獎座一座
獎金新臺幣 6 萬元獎金新臺幣 10 萬元
佳作佳作五名佳作五名
獎牌獎牌
獎金新臺幣各 1 萬元獎金新臺幣各 2 萬元

最佳

感人實事獎

  最佳真實故事獎十名
獎牌
獎金新臺幣各五千元

 

入圍及得獎說明

  1. 得獎名單將於2025年3月中下旬於大和機構官網及FB公布。
  2. 微電影徵選組得獎者須於公布得獎名單後3日內提供參賽影片及30秒精采預告下載連結至徵件小組信箱,詳細內容依得獎信件為主。
  3. 微電影徵選組得獎者應同意其作品永久無償授權主辦單位宣傳及非營利使用。範圍包括利用參賽作品(包括但不限音樂、相關海報及劇照、影片定格畫面、影片部分畫面)於國內外重製、散布、改作、公開傳輸、公開播送及公開上映。
  4. 感人時事徵選得獎者須同意其作品應授權予主辦單位進行微電影拍攝,且同意主辦單位有權修改內容以符合拍攝之需要。
  5. 倘評審認參賽作品均未達水準,評審得決定該選項從缺或不足額入選。
  6. 得獎者需配合主辦單位作業所需填寫相關書面文件,獲得獎金之得獎者須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之規定,由主辦單位代為扣繳稅額。
  7. 得獎作品如係以個人報名參賽,獎金及獎座應由報名參賽人受領;如係以團隊報名參賽,獎金及獎座應由團隊代表人受領。

 

參賽者同意事項

  1. 遵守作品規範,確實填寫報名資料,不得冒名參賽或違反參賽資格,經查證屬實,取消比賽資格,若領取獎金、獎狀,主辦單位得予追回,並取消得獎資格。
  2. 參賽者應尊重他人智慧財產權及創意,不得抄襲、剽竊他人作品或侵害他人權利,違者將取消參賽資格,不得再參與本活動,並自負一切法律責任。獲獎後始經發現者,應返還所受獎金及獎狀,並取消得獎資格。
  3. 報名參加之影片,為擴大影片宣傳,建議另附英文字幕。英文字幕非評選項目,故不影響評分。
  4. 參賽作品檔案一經報名完成後,恕不退還作品及相關資料,若有需要請參賽者自行留存備份。
  5. 如有任何因電腦、網路等個人技術性或不可歸責於主辦單位之事由,而使參加者所寄出或登錄之資料有延遲、遺失、錯誤、無法辨識或毀損之情況,主辦單位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參加者亦不得因此異議或究責。
  6. 如遇參賽者基本資料填寫不完整及聯絡資料錯誤、作品規格與參賽資格不符,或檔案無法讀取等情形時,造成主辦單位無法通知及作業,一概以棄權論。
  7. 主辦單位保留得隨時終止或變更本活動辦法、獎項及審核得獎資格等相關活動內容之權利。

 

 

聯絡方式:

大和建設機構徵件小組-陳麗芬小姐

官方line id : @dahohsi

電話:(03)302-8676分機106

信箱:[email protected]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DAHOaward/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ie5sr9vb2u